孝感市云梦县简介

2024-12-18

一、云梦县名字的由来

(一)古云梦泽之说

云梦县的名字由来,常见的说法是其因地处古云梦泽而得名。从古至今,众多历史文献资料都表明了古云梦泽在云梦县域这一事实。

从古代不同时期的文献来看,《左传・宣公四年》中记载 “生子文焉,云阝夫人使弃诸梦中”,西晋杜预注 “梦,泽名。江夏安陆县城东南有云梦城”,把云梦泽和云梦城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后汉书・和殇帝纪》记和帝于永元 15 年 9 月 “进幸云梦”,唐李贤注 “云梦,今安州县也,即在云梦泽中”,明确指出云梦县在云梦泽里。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提到的云梦泽,也是指此地。唐《元和郡县志・卷 27》记载更为具体,指出云梦泽在安陆 “县南 50 里,云梦县西 7 里”。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卷 132》提到安陆县 “云梦泽” 在 “县东南,阔数十里,南接荆湘”。北宋中期的《元丰九域志・卷 6》称 “云梦一镇,有…… 云梦泽”,毕竟云梦在北宋曾撤县为镇。《资治通鉴・卷 282》记载五代时后晋马全节败南唐李承裕军于安州城南等相关战事时提到此地 “有云梦泽,还有‘云梦桥’”。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云梦泽” 条也说 “云梦,楚泽薮也…… 今为县,隶德安(府)”,再次确认了云梦泽就在云梦县。明末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讲 “地之以云梦名者非一处,而安陆之云梦最著”。

从云梦县的地形、地貌、地质方面来看,也能佐证其周围古代有个面积广大的泽薮。云梦县除北部(占县境 1/3)是丘陵垅岗外,西部、中部和南部均是地势低凹,还遗留着残迹河残迹湖的河谷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在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形成之前的太古时代,这里本是一片低凹的盆地与河谷,后来由涢水、漳水、澴水挟带的泥沙淤积成面积宽广的湖泊和沼泽。据湖北省水文地质大队和长春地质学院的调查,云梦一带为第 4 纪河流相沉积,埋藏深度在 29.13 米以下的粘土与沙砾混合层在钻孔剖面中可见到,而且云梦、应城南部、汉川东部、孝南区西北部的砾石主要成分来自大别山变质岩石中的石英脉碎屑和来自大洪山的燧石、矽质页岩、矽质灰岩和石英砂岩。

从历史沿革角度来讲,云梦县域一带在西周属云梦荆州泽,春秋战国时代为楚王室贵族云梦游猎区。入秦以后,这里虽然开始垦地开发,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山丘、湖泽被围成苑囿 ——“云梦禁苑”,云梦龙岗秦简称为 “云梦禁”。禁苑里设有管理机构和苑吏,这个管理机构后来被称为 “云梦官”,它就在今云梦境内。

正是因为云梦县在古代不仅有 “云梦泽”,还有 “云梦禁苑”“云梦官”“云梦城” 等相关的地理与管理设置,而且历史上还常被直称为 “云梦”,所以西魏文帝于大统 16 年(公元 550 年),在攻占了南朝梁之安陆一带并新设了安州之后,在此地建立 “云梦县” 也就顺理成章了,由此可见云梦县名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二)云梦宫相关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云梦县因汉时曾在江夏西陵建云梦宫而得名。虽然相较于因地处古云梦泽而得名的说法,这种观点没那么普遍被认可,但也为我们探究云梦县名的由来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

在古代,行宫的设置往往有着重要意义,秦汉时期行宫多设于禁苑,云梦禁苑自然也设有行宫,也就是云梦宫。当时的云梦县域在古代不仅被称为安陆,而且还直接被称作 “云梦”,像云梦龙岗秦简记载秦时云梦县境一带设有云梦禁苑,《史记・秦始皇本纪》记秦始皇 37 年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注曰指 “云梦城,即今云梦治”。《后汉书・和殇帝纪》记汉和帝于永元 15 年 9 月 “进幸云梦”,《后汉书・桓帝纪》记载汉桓帝于延熹 7 年南巡,9 月到章陵(今枣阳),又进幸云梦,这里的云梦都是指的今云梦。从这些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云梦这片土地在当时的重要地位,而云梦宫的存在也侧面反映出此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有观点认为云梦县名或许和云梦宫存在关联,不过这一说法还有待更多的考证与研究来进一步确认。

二、云梦县的人口情况

(一)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据

云梦县的人口情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与变化趋势。截至 2023 年末,云梦县常住人口为 42.40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59.20%,而户籍人口为 54.87 万人。从过往数据来看,在 2022 年末 2023 年初时,常住人口为 42.55 万人,城镇化率 58.07%,户籍人口 55.34 万人,城镇人口 15.66 万人,乡村人口 39.67 万人(数据来源《2022 年统计公报》)。再往前追溯,2021 年末 2022 年初户籍人口为 55.78 万人,常住人口为 42.61 万人(湖北统计年鉴 2022)。

对比不同年份的数据能发现,云梦县常住人口整体上有一定的波动变化,户籍人口也同样如此。这种变化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部分乡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好的生活、教育、医疗等资源,从而导致常住人口在城乡间的分布发生改变,城镇化率也逐步提升。例如,县城及一些发展较好的城镇区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各类工业园区、商业区等,吸引了众多乡村劳动力前往就业、定居。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因素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云梦县已初步形成了盐化、塑料包装、机电、食品加工、建材、轻纺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也以发展文旅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对外来人口有一定吸引力的同时,也影响着本地人口的流动与分布情况。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促使部分人口在不同区域间进行选择,进而影响了整体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据变化。

(二)人口结构特点

依据人口普查信息,云梦县的人口结构有着多方面的特点。从年龄结构来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云梦县常住人口为 434124 人,其中 0-14 岁占比 16.34%,这一比例反映出当地青少年儿童群体的规模情况,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未来劳动力资源的储备状况;15-59 岁占比 61.67%,这部分人群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群体,其占比较大说明云梦县有着相对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来支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60 岁以上占比 21.99%,65 岁以上占比 16.05%,较高的老年人口占比体现出云梦县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对于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需要不断完善养老机构设施、提升老年医疗服务水平等,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需求。

在性别比例方面,男性人口占比 51.71%,女性人口占比 48.29%,男女比例相对较为均衡,这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稳定等都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民族组成情况来看,云梦县民族构成呈现出以汉族为主,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特点。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统计云梦县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土族、仫佬族、阿昌族、怒族、京族等 24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占绝大多数,人数大于 1 万的民族仅有汉族,而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等其余 22 个民族人数均小于 100 人。这种多元的民族构成也体现出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交流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像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方面都能看到各民族文化元素相互交融的影子,共同为云梦县的文化发展增添了绚丽色彩。

三、云梦县的旅游景点

(一)历史文化类景点

1. 云梦祥山博物馆

云梦祥山博物馆,坐落于湖北省云梦县龙岗路 1 号,是一座极具文化底蕴的仿唐建筑风格的博物馆,总占地面积 35 亩,建筑面积达 1.8 万平方米,造型古朴庄重,彰显出深厚的历史韵味,堪称中国县级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博物馆。

馆内设有三个主题展厅,分别为 “古泽风华 —— 云梦古代文明展”“秦简圣地 —— 云梦秦汉简牍展”“奇光异彩 —— 云梦秦汉漆器展”,展示的文物主要涵盖金银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七大类。这里馆藏文物多达 5000 余件,其中已定级的国家一级文物就有 18 件,二、三级文物 220 多件(组),像鼎、罍、盖豆等磨光彩陶、“中华第一长文觚”、彩绘门板画,虎头枕、人物画扁壶等秦汉精品木器漆和东汉陶楼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珍贵藏品。

云梦祥山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历史沿革,早在 1983 年 8 月便已成立。多年来,经过不断地考古发掘,众多古遗址、古墓的出土文物都被收藏于此。例如 2002 至 2003 年,在配合相关基本建设工程时,对曾店镇孙吴村、刘砦村等地古遗址和吴铺镇杨店村取七场宋墓等处进行发掘,共计发掘古墓 10 座,出土文物 10 件(组)。2009 年,新馆建成,后续还经历了多次改造提升,2024 年 8 月更是被认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馆内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扩增实景、影像融合等多种投影技术,创新了展览展示手段,还打造了文物魔墙,游客只需触屏操作,就能随时了解馆藏文物。同时,为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观展需求,特别安排了多媒体动画讲解、3D 互动体验等展项。这里已然成为展示云梦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当地深厚的历史底蕴,仿佛透过这些展品能穿越时空,看到云梦往昔的繁华与变迁。

2. 黄香文化馆

黄香文化馆位于云梦县义堂镇境内,是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也是湖北省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孝感市党员干部孝廉文化教育基地、青少年孝德教育实践基地和孝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教育研学基地,有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与教育意义。

其占地面积 138.5 亩,建筑面积 11886 平方米,总投资 6000 万元,整体规模宏大,建筑布局独具匠心。它主要由黄香文化展示馆、孝廉教育馆、江夏堂、文化广场和接待中心五个部分构成,划分出了迎宾区、文化区、祭典区三大主题功能区。

在迎宾区,能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感受到热情友好的氛围,开启一场文化之旅的序幕;文化区内,通过丰富的图文、实物展示等方式,全方位呈现黄香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让人深入了解黄香的孝行故事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传统孝廉文化;而祭典区则承载着人们对黄香的敬重与缅怀之情,在特定的时节会举办相关祭典活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营造出庄严的氛围。

黄香文化馆自 2014 年 10 月运行以来,依托黄香文化,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每年免费接待前来参观团体 800 多个、服务游客 30 万余人次,已然成为孝感市一处集孝廉文化、品德教育、历史研究、文艺采风、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文化旅游服务基地,在弘扬中华孝廉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自然风光类景点

1. 云梦山风景区

云梦山风景区犹如一颗隐匿在自然之中的璀璨明珠,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观。这里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从低矮的蕨类植物到参天的大树,层层叠叠,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世界。不同季节呈现出各异的美景,春天野花竞相绽放,漫山遍野五彩斑斓;秋天红叶似火,将山峦染成一片绚烂,仿佛一幅天然的油画。

野生动物也在这里繁衍生息,常见的有喜鹊、野兔、松鼠等穿梭其间,运气好的话,还能偶遇国家 I 级保护野生动物,如白鹳、黑鹳等珍稀品种,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和谐。

对于游客来说,这里有着诸多好玩的项目。有精心规划的徒步路线,沿着路线前行,能欣赏到奇峰异石,每一处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比如 “鬼谷子讲经石”“孙膑演兵石”,它们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让人在游览中感受历史的厚重。还有适合野餐的区域,游客可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鸟儿的鸣叫声,尽情感受大自然赋予云梦的恬静与美好,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激发人们前往亲近自然的欲望。

2. 云梦白鹭洲湿地公园

云梦白鹭洲湿地公园不仅是一处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更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它始建于 2005 年,占地面积 1350 亩(1 亩≈666.67 平方米),其中水面 350 亩、湿地 150 亩,是结合采煤塌陷地独特湿地环境改建的城市休闲公园。

园内有着丰富的水生植物,睡莲、芦苇等在水中摇曳生姿,为公园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同时,这里也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有白鹭、灰雁等 20 余种野生禽类在此稳定栖息,它们时而在空中翱翔,时而在水面嬉戏觅食,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

游客在这里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观鸟,欣赏鸟儿们的优美姿态,感受大自然的生机;还可以拍照留念,用镜头记录下公园内的湖光水景、绿树繁花等美丽瞬间。它集湿地保护、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实现了雨水收集回用,让园内自然景观更加怡人,也充分展现出云梦生态环境之美,让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增强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和重视。

(三)民俗风情类景点

1. 三节龙・跳鼓舞表演场所

三节龙・跳鼓舞是独具特色的汉族龙灯舞,在云梦这片土地上代代传承,散发着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它起初取名为太平灯,源自湖北省云梦县伍洛寺镇一带,是从古老祭祀舞蹈中随着时间的延续演变而来的汉族广场舞。

其表演极具观赏性,整个舞蹈的扎制塑形充满神秘气息,舞者们粗犷豪放的舞蹈动作,再加上趣味十足的表演方式,使得现场气氛火爆异常,气势磅礴。

而想要观赏到这一极具地方风俗特色舞蹈表演的游客,可以前往云梦县伍洛寺镇等地,尤其是在当地的传统节日或者一些民俗活动举办之时,三节龙・跳鼓舞的表演往往会成为重头戏,吸引众多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前来观看,让人沉浸在这热烈欢快的氛围中,深切感受到云梦别样的民俗风情,领略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

2. 云梦皮影戏表演场地

云梦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清代中叶时期,至今依然保留着 26 台皮影,并且演出活动一年四季从未间断,是当地深受喜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云梦皮影戏为 2 人台,1 人操影演唱,1 人击乐伴奏,表演形式独特,被称为 “独撮”,技艺高超的艺人,甚至可以同时操作四个影子,分两对对打,你来我往,难解难分。皮影影像仿用京剧脸谱,根据角色性格加以变形夸张,色彩鲜明。其唱腔为 “打锣腔”,唱念纯用地道的云梦话,用锣、珉伴奏,乡土气息十分浓郁,剧目一般为讲史演义、行侠仗义的公案传奇故事,多为连台戏。

在云梦县,游客可以在乡镇茶社书场以及县城关等地观看皮影戏表演。表演时,艺人在幕后操作皮影,灯光映照在纱幕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物便活灵活现起来,演绎着精彩的故事,那激昂的鼓乐、高亢的云梦唱腔,让观众在台前看得津津有味,为游客增添了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游玩体验,也让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在传承中展现出无尽的活力。

四、云梦县的特色美食

(一)传统面食类

1. 云梦鱼面

云梦鱼面是湖北地区的名吃,主产于湖北省云梦县,又称 “银丝鱼面”。它选用 “白鹤分流” 之鱼,像青鱼、草鱼为佳,取其鱼肉,搭配桂花潭中之水、新麦上等面粉及芝麻香油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其制作工艺颇为讲究,先是将鱼肉制成肉泥,再与面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手工反复擀面,使其成为薄面皮,然后切丝等多道工序,最终形成白如银、细如丝的独特模样。

云梦鱼面有着别具一格的外观特点,面条纤细均匀,宛如银丝,在光线下散发着淡淡的光泽。而口感更是令人称赞,既保留了鱼肉的浓郁鲜香,又因面粉的融入添了一份弹劲滑爽,入口鲜嫩爽滑,香软诱人,细细咀嚼,还有鲜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它易于消化吸收,还具有温补益气的作用,营养价值也要比普通面条高出好多,也因此被人们美誉为 “长寿面”。作为云梦地方传统特色面食,云梦鱼面在当地饮食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平日里招待宾客,它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承载着云梦人对美食的独特情怀与记忆。

2. 馒头汤

馒头汤,别看名字简单,却是云梦当地百姓日常饮食中常见且颇具特色的美食。其主要材料就是馒头,通常会把馒头切成小块备用。制作时,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放入葱姜蒜末爆香,加入适量酱油等调料进行调味,再倒入适量清水煮开,接着把切好的馒头块放入锅中煮一会儿,让馒头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

这道美食的风味独特,馒头经过汤汁的浸泡,变得软糯又不失嚼劲,带着葱姜蒜和酱油融合后的咸香味道,每一口都饱含着家常的气息。虽然做法并不复杂,用料也很普通,但却别有风味,体现出了云梦美食那种简单却又能让人回味无穷的特点,是很多云梦人从小吃到大,饱含着家乡记忆的一道美食。

(二)特色菜肴类

1. 清蒸大白刁

清蒸大白刁是云梦当地一道尽显水乡特色的名菜。这道菜选用的主料大白刁,是长江流域中常见的淡水鱼品种,形如柳叶,肉质细嫩,鱼肉蛋白质含量高达 83.66%,富含 17 种常见氨基酸。

烹饪时,仅需搭配蒸鱼豉油、醋、姜片、葱段、盐等简单的调料。先将大白刁处理干净,从鱼尾开始切断脊骨,到腹部为止,但不切断,每一刀要求厚薄一致,切好后摆成 “孔雀开屏” 的美观造型,上锅蒸制。待蒸熟后,把切成细丝的大葱、红彩椒、小葱撒于表面,淋上蒸鱼豉油,再泼上少许热油激发香味,便可上桌。这样做出来的清蒸大白刁,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了鱼本身的鲜味,呈现出肉嫩味鲜的独特口感,让人品尝到鱼肉最本真的鲜美滋味,也体现出了云梦在烹制鱼类菜肴方面的独特技艺与风味。

2. 鲶鱼炖豆腐

鲶鱼炖豆腐在云梦可以说是深受男女老少喜爱的一道经典家常菜肴。制作这道菜,在食材的选择上颇为讲究,鲶鱼选用的是府河桂花潭的土鲶鱼,这种鲶鱼肉质细嫩,自带一种独特的鲜美;而豆腐则是周田村的烧锅老豆腐,老豆腐质地紧实,豆香浓郁,能够更好地吸收鲶鱼的鲜味。

烹饪时,先将鲶鱼煎至两面金黄,加入葱姜蒜等调料炒香,再倒入适量清水炖煮,随后放入切好的豆腐块,小火慢炖,让鲶鱼的鲜味充分融入到豆腐中,同时豆腐也让鱼汤变得更加浓郁醇厚。炖煮好后的鲶鱼炖豆腐,汤鲜味美,鲶鱼肉质细嫩,入口即化,豆腐吸饱了鱼汤的鲜味,一口下去,满是鲜香,营养也十分丰富,是云梦人家餐桌上常常出现的一道佳肴,承载着浓浓的家的味道。

(三)风味小吃类

1. 云梦汤圆

云梦汤圆以其饱满的馅料和精细的制作工艺而闻名。制作时,先将糯米粉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这个过程需要掌握好水的比例和揉面的力度,以保证面团的柔软度和延展性。传统的云梦汤圆馅料口味多样,常见的有芝麻、豆沙等,每一种馅料都是经过精心炒制或调配而成,像芝麻馅,要把芝麻炒熟碾碎,加入适量的糖和油等搅拌均匀,使其香气四溢且口感醇厚。

包汤圆时,取适量的面团搓圆后按压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片,放入馅料,再慢慢收口搓圆,做成的汤圆个个圆润饱满。煮好后的云梦汤圆,外观晶莹剔透,咬上一口,软糯的外皮与香甜的馅料在口中交融,让人回味无穷。它作为云梦特色小吃之一,承载着当地的饮食文化传统,尤其在元宵节等节日或是一些特殊的时节,更是备受欢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汤圆,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团圆的喜悦。

2. 猪油饼子

云梦猪油饼子的制作过程独具特色,从准备原料到出炉,每一步都影响着最终的口感。先是将面粉加水、酵母等揉成面团,放置发酵一段时间,待面团发酵好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擀成薄饼状。接着在饼面上均匀地撒上芝麻,然后放入特制的炉子里烘烤。

烘烤过程中,猪油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猪油在高温下慢慢融化,渗透到面饼中,使其散发出诱人的焦香味道。出炉后的猪油饼子,呈现出内软外脆的美妙口感,外皮香脆可口,一口咬下去,还能听到 “嘎吱” 的声响,内里则是柔软蓬松,猪油的香气萦绕在舌尖,让人欲罢不能。它在云梦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无论是作为早餐,还是平日里的解馋小吃,都是云梦人日常喜爱的风味小吃之一,走在云梦的街头巷尾,常常能闻到那阵阵猪油饼子的香味。

(四)特色饮品与滋补炖品类

1. 糖茶

云梦糖茶是选用当地产的优质茶叶和红糖等原料精心煮制而成的特色饮品。制作时,先将适量的水烧开,放入茶叶煮上一会儿,让茶叶的香气充分释放出来,接着加入红糖,用小火慢慢熬煮,期间要不断搅拌,直至红糖完全融化,与茶水充分融合,形成浓稠适度的糖水。

煮好的糖茶,色泽红亮,散发着茶叶的清香与红糖的甜香,喝上一口,先是能感受到茶水的醇厚,随后红糖的甘甜在口中散开,回甘顺口,让人唇齿留香。它在云梦当地饮食文化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休闲时光里,一家人坐在一起,喝着糖茶,唠唠家常,十分惬意;或是用来待客,为来访的客人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糖茶,传递着主人的热情与友好。

2. 银耳炖雪蛤

银耳炖雪蛤这道炖品,主要食材是雪蛤和银耳,二者皆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制作时,先将银耳泡发,去除根部,撕成小朵,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慢慢炖煮,让银耳逐渐变得软糯,释放出胶质。雪蛤也要提前泡发好,待银耳炖煮到一定程度后,放入雪蛤继续炖煮一段时间,让二者的营养充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