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孝昌县简介

2024-12-18

一、孝昌县名字的由来

孝昌县名字的由来颇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得从南朝刘宋时期说起。

当时,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刘骏,在经历了长兄刘邵弑父篡位这样的动荡后,举兵讨伐兄长,并最终夺得帝位。刘骏即位后,改年号为 “孝建”。或许是为了洗刷自己杀兄的争议,亦或是想要取信于民、巩固皇位,他开始大力倡行孝道,对那些有着孝行的人进行赏赐。

而那时的安陆县东境、黾阝县(今河南省罗山县)南境本就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地方,并且孝子辈出,像 “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 这些感人至深的孝子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影响甚远,甚至后来元朝人郭居敬还将这些故事辑入了《二十四孝》中。鉴于此地这样的情形,刘骏便于孝建元年(公元 454 年),在此处新置了一个县,并取名为 “孝昌”,其寓意就是褒扬此地民风的淳朴以及孝行的昌隆,希望孝道能够在这里一直昌盛下去,“孝昌” 之名也就由此诞生了。

不过,这个名字后续也经历了一些变更。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公元 924 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由于他祖父的名字叫李国昌,“孝昌” 的 “昌” 字犯了其祖父的名讳,为了避讳,便决定给这个县改个名字。而此地孝子众多的情况李存勖也有所考量,加之董永、孟宗等孝子行孝感动天地的故事流传甚广,于是他就将 “孝昌县” 改名为 “孝感县”,取意于这些孝子的孝行能感天动地。

此后,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县名虽然一直沿用 “孝感”,但行政区划等方面也有着诸多调整。直到 1993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地区,成立地级孝感市,原县级孝感市南部设立孝南区,北部则设立了孝昌县,县人民政府驻地定在了花园镇,“孝昌” 这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名字又再次启用,继续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发展与变迁。

二、孝昌县的人口情况

(一)人口总量及分布

截至 2023 年末,据孝昌县公安局统计,全县总户数 214912 户,总人口 651758 人。不过在常住人口方面,全县常住人口为 47.20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23.34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 49.44%。

从不同乡镇来看,孝昌县下辖花园镇、陡山乡、周巷镇、小河镇、王店镇、卫店镇、白沙镇、邹岗镇、小悟乡、季店乡、丰山镇等 12 个乡镇,各区域人口分布有着一定特点。像小河镇,国土面积 83.7 平方公里,辖 13 个村,人口 4.8 万左右;而花园镇作为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相对较为密集,据之前统计数据显示常住人口曾达 107709 人、户籍人口 88291 人(不同统计阶段数据会有一定波动)。邹岗镇常住人口 58155 人、户籍人口 56756 人,也是人口较多的乡镇区域之一。相对来说,小悟乡人口则相对稀疏一些,之前统计常住人口为 16023 人、户籍人口 15365 人。总体而言,县城所在的城镇区域以及一些产业发展较好、交通便利的乡镇人口聚集程度更高,而地处较为偏远、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域人口数量则相对少一些,全县人口呈现出这样一种分布态势,不同区域共同构成了孝昌县如今的人口布局情况。

(二)人口结构特点

在年龄结构方面,孝昌县 0-17 岁人口有 125156 人,占比较大,这一群体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教育、成长等也一直是全县关注的重点;18-34 岁人口为 145560 人,这部分青壮年群体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活跃在各行各业,为孝昌县的经济建设、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贡献力量;35-59 岁的人口有 251109 人,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专业技能,是支撑起全县各领域持续稳定发展的中流砥柱;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 129933 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障、老年服务等相关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加强,例如建设 “幸福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等举措,来满足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

从性别比例来看,全县总人口中男性有 352407 人,女性有 299351 人,男性人口占比相对略高一些,性别比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传统生育观念、产业结构等对不同性别劳动力的吸引等情况共同影响着全县的人口性别构成。

综合来看,孝昌县的人口结构特点反映出了这座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无论是年轻群体的培育、劳动力的合理利用,还是老年群体的关怀照顾等,都需要根据这样的人口结构特点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以促进全县人口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三、孝昌县的旅游景点介绍

(一)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 观音湖旅游度假区

观音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北东北部孝感市孝昌县小悟乡境内,交通十分便利,京珠高速(京港澳高速)、省道 S243(安大公路)都擦湖而过。整个度假区总面积达 118 平方公里,辖 19 个行政村,总人口 3.6 万,距武汉市 85 公里,距孝感市城区 54 公里,与京珠高速小河互通口相连,区位优势明显。

这里堪称自然风光的集大成者,群山连绵起伏,像是大地涌起的绿色波涛,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溪水潺潺环绕,似灵动的丝带穿梭在山间,为景区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而那观音湖更是碧波千顷,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岸边的青山和天空的白云,山水一色,风光旖旎,让人仿佛置身于水墨画卷之中。大悟山、小悟山隔湖相望、南北对峙,峰奇景秀,巍峨挺拔,大悟山主峰海拔 813 米,山上还有九龙寺、金顶庙两座隋唐寺庙,古刹悠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颇具影响力的佛教圣地。

除了绝美的自然风光,观音湖旅游度假区还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这里有着革命先辈李先念、陈少敏等创建的大、小悟山抗日指挥中心和刘震将军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踏入这片土地,仿佛能看到当年革命先辈们在这里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身影,让人不禁心生敬意,也使得这里成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同时,景区内还有极具农家特色和风味的 “农家乐” 旅游休闲场所,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惬意。

2012 年,观音湖旅游度假区就被评为湖北最美景区,它凭借着自身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已然成为了孝昌县旅游的一张王牌名片,向人们展示着孝昌的独特韵味与风情。

(二)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

1. 大唐生态观光园

大唐生态观光园坐落在丰山镇,占地 350 亩,秉持着和谐、环保、生态的理念,精心打造出了一个集苗木种植、观光旅游、餐饮宾馆、农家生活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观光园。

走进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生态景观。各类苗木郁郁葱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着游客的到来。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景致,春日里百花争艳,五彩斑斓的花朵点缀在绿树之间,散发着阵阵芬芳;夏日绿树成荫,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到了秋天,金黄的树叶飘落,宛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即便在冬天,也有着别样的宁静之美。

特色农业项目更是这里的一大亮点。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到农家生活体验中,比如体验播种、采摘等农事活动,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园区二期修建的集贤学堂、荷花观赏区、拓展基地等景点更是给园区增添了无限意境。集贤学堂以传统文化为标准,融入了二十四孝等内容,在游玩的同时弘扬了孝文化,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而且,大唐生态观光园不仅提供固定就业岗位 20 余个,每年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临时务工岗位 70 余个,在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助力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成为了丰山镇乃至孝昌县乡村旅游的靓丽名片。

2. 韵鹤生态园

韵鹤生态园位于孝昌县王店镇敦厚村,总占地面积 3100 余亩,是一个规模宏大、功能丰富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园内有着别具一格的景致,种植着大片的高端苗木花卉,四季都有不同的花木争奇斗艳,仿佛一个天然的大花园。同时,这里水果种植面积达 800 亩,种有葡萄、樱桃、桑葚、水蜜桃、李子、凤梨、枇杷、蓝莓等多种水果。每当果实成熟的季节,果香四溢,红彤彤的樱桃像红宝石般晶莹剔透,紫莹莹的葡萄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此外,生态园还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为园区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在休闲娱乐设施方面,韵鹤生态园也十分完善。园内配套了吃住服务、儿童游乐设施,已初步形成 “花木景观、水果采摘、休闲垂钓、特色餐饮、康养住宿” 等产业链模式。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休闲时光,白天去垂钓区感受钓鱼的乐趣,或是带着孩子在游乐设施处玩耍;玩累了就到特色餐厅品尝美味的农家菜肴,晚上住在舒适的客房中,伴着虫鸣鸟叫入眠,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惬意的田园生活。每年,这里都会接待游客 30 多万人,深受游客们的喜爱,已然成为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3. 刘震将军纪念馆

刘震将军纪念馆承载着厚重的红色文化价值,是人们缅怀先烈、感受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重要场所。

刘震将军(1915 - 1992),原名刘幼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了卓越战功。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还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的一生,参与了众多重大战役,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军队建设等,都留下了他英勇无畏的身影。

纪念馆的陈列展览以 “战将刘震 —— 善打大仗硬仗的开国上将” 为主题,通过六个板块向观众展现刘震将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卓越战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对人民军队尤其是空军建设的重要贡献。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这些展品生动地再现了刘震将军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当人们走进纪念馆,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将军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奋勇杀敌的场景,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4. 西域风情园

西域风情园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一走进园内,便能看到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拔地而起。尖顶的房屋、色彩斑斓的装饰以及充满民族特色的花纹图案,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到了遥远的西域地区。这些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园区内,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

在民俗文化展示方面,西域风情园更是下足了功夫。园内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着西域地区的传统民俗,比如民族服饰展览,那些精美的丝绸服饰、华丽的配饰,无不彰显着独特的民族工艺和审美;还有民俗活动表演,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充满活力的西域舞蹈、精彩的民间技艺展示等,近距离感受西域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园区还设置了特色美食区域,提供地道的西域风味美食,让游客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进一步领略西域风情的独特韵味,为游客们呈现出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别样体验,吸引着众多想要体验不同文化的游客前来游玩。

(三)其他特色旅游景点

1. 孟宗公园

孟宗公园位于城区东南、京珠连接线县城入口的王河大桥附近,规划用地总面积 55.8 公顷,它与孝文化有着深厚的关联,是传播孝文化的重要载体。

公园规划建设游乐活动区、展示教育区、社会公用区、辅助管理区等四大功能区,整体呈现出 “一区、两带、多景点” 的景观结构,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散步、钓鱼和娱乐的好去处。园内的布局独具匠心,沿着小径前行,两旁是苍翠挺拔、郁郁葱葱的树木,它们与千姿百态的鲜花交相辉映,四季景色各异,无论何时前来,都能欣赏到如画的美景。

而公园中最具特色、最能彰显孝文化底蕴的当属古色古香的孟宗祠了。孟宗祠呈圆形,尽显庄重之势,踏入正门,一种静谧的气息扑面而来。祠堂内,一座座雕像并相排列,每一座雕像的下方都用文字诉说着一个个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孝亲故事,仿佛将那些孝子们的感人过往一一呈现在人们眼前。孟宗祠的建立积淀了孝昌孝文化的底蕴,厚积了孝文化发展动力,加快了 “三河六岸” 景观带建设步伐,成为了孝昌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又一新亮点,让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也能受到孝文化的熏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邹岗镇信义光伏基地

邹岗镇信义光伏基地规模宏大,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构成了一幅极具现代科技感的壮观画面。

从景观特色来看,当阳光洒落在光伏板上,光影交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太阳角度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别具一番美感。而且,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与这些光伏设施相互映衬,既有现代化的工业元素,又不失乡村的自然田园风光,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感受。

在生态环保与能源利用方面,该基地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现代化能源产业与乡村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别样的工业旅游魅力,了解绿色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普及环保知识和推广清洁能源理念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3. 小河镇明清古街

小河镇明清古街犹如一位岁月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古街的古建筑风貌保存得较为完好,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那些斑驳的墙壁、古老的门窗,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传统商业氛围在这里依旧浓厚,街道两旁有着各种各样的传统店铺,售卖着特色手工艺品、地方小吃等。走在古街上,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闻到阵阵美食的香气,感受到那份独属于传统市井生活的热闹与烟火气。

这里的每一块石板路、每一间老房子,都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小河镇居民的生活记忆,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古街的韵味,探寻历史的痕迹,体验那份古朴而又宁静的美好。

四、孝昌县的特色美食推荐

(一)小河三鲜

小河三鲜是孝昌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在孝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河滑鱼滑肉的基础上,加上肉圆子,煲成汤演变而来,承载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美食记忆与浓厚的生活气息。

制作小河三鲜的主要食材有新鲜的草鱼和五花肉。首先,在食材的选择上就颇为讲究,草鱼要挑选刺相对较少、肉质较为筋道的,这样的草鱼是制作滑鱼的首选食材。而与之搭配的猪肉,则是来自山水环抱中,享受着清风、泉水和阳光的本地黑土猪,并且要用心选择当日屠宰的新鲜猪肉,肥瘦相间的部分最适合制作滑肉。

准备好食材后,便开始一系列精心的制作步骤。黑土猪五花肉改刀,一半切片,一半剁碎。接着处理草鱼,将草鱼去头,取下鱼肉,鱼肚、鱼骨斩成宽约 3 厘米的鱼块备用,然后用刀刃小心地刮肉,巧妙地让鱼刺毕现。之后在刮下的鱼蓉中加入清水、鸡蛋、土豆淀粉,快速搅打、注入空气,使其形成既家常又奢侈的鱼蓉胶,也就是孝昌本地称之为 “鱼参” 的独特食材,它能为肉片、鱼块穿上金黄色的外衣。

当油炸时,伴着刺啦刺啦的响声,鱼参受热膨胀,滑肉和滑鱼便逐渐做好了。待滑肉和滑鱼炸至金黄,外表酥脆,香浓四溢后沥油盛出备用;再用手将挂浆的肉馅捏成肉圆,下入油锅中,大火炸至肉圆子变得圆润金黄后,沥油盛出。最后,为了让菜品更加软糯适口,要开始煲汤,取一个砂锅,先倒入炸好的滑肉,加些许姜片后,加开水没过滑肉,炖煮半小时后加入炸好的滑鱼和肉圆子,再炖煮约二十分钟,还可以加入鹌鹑蛋、黑木耳炖煮片刻,让它们饱吸汤汁,这样,鲜香味美的小河三鲜就大功告成了。

小河三鲜这道菜,既有鱼肉的鲜嫩、五花肉的醇厚,又有鹌鹑蛋和黑木耳的丰富口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再搭配一勺香浓可口的小河三鲜汤,满满的都是记忆中的味道,是孝昌人餐桌上的宠儿,也深受外来游客的喜爱,更是作为孝昌美食的代表之一,向人们展示着孝昌独特的饮食文化与地方特色,传递着孝昌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用心。

(二)孝感麻糖

孝感麻糖是湖北有名的地方传统良品,在孝昌乃至整个孝感地区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承载着浓郁的 “孝文化”,深受人们喜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其配方是以精制糯米、优质芝麻和绵白糖为主料,配以桂花、金饯桔饼等,经过泡麻、打麻、冲洗麻、捞麻、晒干、炒麻、筛整、烩熟等足足 24 道操作工序精制而成。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制作者的精心把控,才能成就最终的美味。

孝感麻糖外形犹如梳子,色白如霜,薄如蝉翼,口感酥脆、麻香浓郁、甜味纯正、甜而不腻、回味无穷。咬上一口,先是能听到那清脆的声响,接着芝麻的香气、糯米的醇厚和白糖的甘甜在口中散开,让人唇齿留香,越嚼越有滋味。

在当地民俗中,孝感麻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常常作为茶点,供人们在闲暇时光享用,搭配一杯香茗,别有一番惬意滋味。而且它更是节日礼品的常见选择,逢年过节,孝感人走亲访友时,总会带上几盒好麻糖,“逢年过节看爹娘,莫忘带几盒好麻糖” 这句俗语也充分体现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果春节的礼品中少了麻糖,反倒显得不太妥当了,它已然成为了传递亲情、友情的一种美食纽带,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盼,彰显着孝昌这片土地浓厚的人文情怀。

(三)汤逊湖鱼头

汤逊湖鱼头选用当地新鲜的大鱼头为主料,来烹制这道极具孝昌特色的菜肴。当地的鱼头肉质鲜嫩,没有丝毫的腥味,为这道菜奠定了优质的基础。

在烹饪时,调料的搭配和独特的做法至关重要。先将鱼头处理干净,用各种精心调配的调料进行腌制,让鱼头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使其入味。常见的调料有姜、蒜、料酒、盐等,姜蒜能去腥增香,料酒则进一步去除鱼头的腥味,让其味道更加纯正。

接着,根据不同的烹饪喜好,可以选择清蒸、红烧等做法。若是清蒸,将腌制好的鱼头放入蒸锅中,用恰当的火候蒸制,蒸出的鱼头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其鲜嫩的口感,鱼肉仿佛蒜瓣一般,入口即化,再淋上热油激发出的葱香等调料香味,那滋味令人回味无穷;若是红烧,则先将鱼头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酱油、少许糖、辣椒等调料炖煮,让鱼头充分吸收调料的浓郁味道,烧出的鱼头肉质鲜嫩,汤汁浓郁,色泽诱人,无论是用来拌饭还是蘸着馒头吃,都让人欲罢不能。

这道汤逊湖鱼头,不仅是一道美味的菜肴,更是孝昌饮食文化的体现,以当地的优质食材为依托,通过独特的烹饪方式,展现出孝昌美食的独特魅力,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是孝昌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孝昌油饼

孝昌油饼看似制作方法简单,却有着独特的风味,是当地居民早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承载着孝昌人民质朴的饮食文化。

制作孝昌油饼,首先要准备好面粉、水、盐、酵母等基本原料,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揉成柔软且有弹性的面团,然后放置一旁醒发,让面团充分膨胀,变得更加松软。醒发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擀成薄饼状。

接着,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温达到一定程度后,放入擀好的面饼。随着油温的作用,面饼在锅中滋滋作响,慢慢变得金黄酥脆,期间要适时翻面,确保两面受热均匀,直至整个油饼都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外酥里嫩,香气四溢,便可以出锅了。

虽然它的用料和制作步骤并不复杂,但正是这种简单纯粹的做法,充分体现出孝昌人民对于食物本真的追求。一口咬下去,先是能听到那酥脆的声音,随后感受到面饼内部的柔软与蓬松,淡淡的麦香在口中散开,让人吃得满足又踏实,成为了孝昌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也让每一个品尝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孝昌这座小城质朴的生活韵味。

(五)莲藕排骨汤

莲藕排骨汤是孝昌一道既美味又滋补的佳肴,深受孝昌人的喜爱,也是湖北饮食文化中的经典菜品,制作这道菜在食材选取和熬制过程中都有着诸多讲究。

在食材方面,莲藕要选用新鲜、口感清甜的,最好是那种粉糯的品种,这样煮出来的莲藕吃起来口感更佳,而且能让汤汁也吸收莲藕的清甜味道。猪排则要精选肉质鲜嫩、肥瘦适中的部分,通常以排骨为主,这样熬出的汤既有肉香又不会过于油腻。

熬制过程更是关键,先是将排骨冲洗干净,浸泡一段时间,让其中的血水充分析出,减少腥味。然后冷水下锅,加入姜片、料酒等进行焯水,煮开后撇去浮沫,捞出排骨用温水冲洗干净备用。莲藕洗净后切滚刀块,有的做法还会将莲藕放入盐水中浸泡,防止其氧化变黑。

准备好的排骨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油翻炒一下,让排骨表面微微焦黄,接着加入姜片等简单的香料继续翻炒,再倒入开水,水要一次性加足,避免中途加水影响汤的口感,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炖煮。待排骨炖煮一段时间后,放入莲藕,继续小火熬制,直至莲藕变得粉糯,用筷子能轻松插入,这时整个汤变得浓郁鲜香,色泽诱人,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等调味即可。

这道莲藕排骨汤汤色清澈,香气扑鼻,既有排骨的醇厚肉香,又有莲藕的清甜滋味,营养丰富,是孝昌人餐桌上的常客,无论是日常家庭用餐,还是招待亲朋好友,都少不了这道暖心又暖胃的佳肴,承载着孝昌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讲究和对美食的深厚情感。

(六)其他特色美食

1. 孝昌豆皮

孝昌豆皮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其在众多豆制品中脱颖而出,别具一番风味,也成为了孝昌人餐桌上的特色美食之一。

制作孝昌豆皮,首先要选用优质的大豆,经过精心挑选、浸泡、磨浆等多道工序,将大豆制成豆浆。然后用特制的工具,将豆浆均匀地铺在烧热的平底锅上,摊成薄如蝉翼的豆皮。这个过程需要制作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才能确保豆皮的薄厚均匀,口感细腻。

孝昌豆皮有着多样的吃法,凉拌时,将豆皮切成合适的条状或块状,加入蒜末、生抽、醋、香油、辣椒油等调料拌匀,豆皮吸收了调料的香味,吃起来清爽可口,口感爽滑又带着豆制品独有的豆香,是夏季消暑开胃的佳品;用来煮汤时,豆皮放入汤中煮一会儿,它会吸收汤汁的鲜味,变得更加软嫩,无论是搭配蔬菜汤还是肉汤,都能让整道汤的口感更加丰富,别有一番滋味,展现出其在不同烹饪方式下的别样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2. 孝昌酸菜鱼

孝昌酸菜鱼是一道深受喜爱的家常菜,巧妙地将酸菜与鱼片搭配在一起,呈现出酸辣适口、鱼肉滑嫩的特色。

制作这道菜,酸菜的选择很关键,孝昌当地的酸菜通常是经过传统工艺腌制而成,有着独特的酸味和发酵后的香气,酸脆爽口。鱼肉则多选用新鲜的草鱼、黑鱼等刺少肉嫩的鱼类,将鱼处理干净后切成薄片,用盐、料酒、蛋清、淀粉等调料进行腌制,让鱼片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同时也使鱼片更加滑嫩。

烹饪时,先将酸菜放入锅中煸炒出香味,加入适量的水或高汤煮开,让酸菜的味道充分融入汤中。接着,把腌制好的鱼片逐片放入锅中,轻轻搅动,待鱼片变色熟透后,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鸡精等调料调味,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辣椒、花椒等增加麻辣口感。出锅前撒上葱花、香菜等点缀,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孝昌酸菜鱼就做好了。那浓郁的酸味、恰到好处的辣味以及鲜嫩的鱼肉,让人食欲大增,无论是搭配米饭还是面条,都十分下饭,是孝昌人家中常做的一道美味菜肴。

3. 孝昌米酒

孝昌米酒是一种传统的发酵饮料,有着独特的风味和较低的酒精度数,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饮用,在当地颇受欢迎。

其制作工艺主要依靠传统的发酵方法,选用优质的糯米作为原料,先将糯米洗净、浸泡,然后蒸熟,晾凉后加入酒曲,搅拌均匀,放置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制作者需要时刻关注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发酵的顺利进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孝昌米酒便制作完成了。它呈现出清澈的色泽,口感甘甜醇厚,有着淡淡的酒香,却不会过于浓烈刺鼻,喝上一口,那清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而且由于酒精度数较低,老人小孩都可以适量饮用,尤其在一些传统节日或是家庭聚会时,孝昌米酒常常会出现在餐桌上,成为人们共饮分享的饮品,传递着欢乐、温馨的氛围,也体现着孝昌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