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北孝感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790号-5
2025-01-02
在湖北孝感大悟县的东北部,有一座宁静而古朴的小镇 —— 宣化店。它静静地坐落在鄂豫两省交界处,宛如一颗隐匿在时光长河中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当微风轻轻拂过竹竿河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那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故事,带着人们穿越时空,回溯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宣化店,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镇,古称仙花店,自古以来便是商贾云集的集散地和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此驻跸,设巡司以镇四方;抗日战争时期,它又成为第五战区的前沿阵地,礼山(今大悟)、黄陂、孝感三县县政府曾相继移驻于此,见证了无数中华儿女抵御外敌的热血篇章。然而,真正让宣化店声名远扬、载入史册的,当属 1946 年那场惊心动魄的谈判。
彼时,抗日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全国人民渴望和平、重建家园的呼声此起彼伏。但蒋介石集团却背道而驰,妄图凭借优势兵力和美式装备,一举消灭中原解放区的部队,进而点燃全面内战的战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恩来副主席挺身而出,亲赴宣化店,与美蒋代表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这场谈判不仅是国共双方智慧与意志的博弈,更是为中原部队赢得宝贵突围时间的关键转折,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埋下了伏笔。如今,当我们踏入宣化店谈判旧址,那古朴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依旧承载着那段厚重的历史记忆,等待着后人去探寻、去缅怀。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沉浸在对和平与新生活的憧憬之中,然而,短暂的宁静之下却暗流涌动。蒋介石集团妄图独吞抗战胜利果实,实行 “谈打结合,以谈掩打” 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对各解放区频频发起进攻。地处全国各解放区前哨阵地的中原解放区,更是首当其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中原解放区以湖北为中心,地跨鄂豫皖湘赣 5 省边区,宛如一把利剑,直插国民党统治区的腹地,对其首都南京构成了直接威胁。蒋介石视之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为了实现其独裁统治,他调集了 30 余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将中原军区部队的 5 万余人紧紧围困在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里的狭小地带,妄图在 48 小时内 “一举包围歼灭之”。
当时,中原解放区的形势万分危急。国民党军不仅在军事上层层包围,还在经济上实行严酷的封锁,禁止粮食及一切生活物资进入中原部队驻地。粮食供应几近断绝,战士们常常食不果腹,只能靠挖野菜、啃树皮充饥。药品匮乏,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救治,许多战士在病痛的折磨中苦苦挣扎。与此同时,国民党军还不断挑起军事争端,抢占村镇、杀害居民,中原大地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共中央为挽救和平、顾全大局,多次向国民党提出和平建议,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避免内战爆发。然而,国民党方面却一再拒绝,执意要以武力消灭中原军区部队,内战的阴云愈发浓重,一触即发。
面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电告美方调停代表马歇尔,提议一同前往宣化店视察,以揭露国民党的阴谋,争取和平解决的机会。在周恩来的据理力争下,马歇尔只得派军调部执行处处长白鲁德(美国人)和国民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随同周恩来到宣化店视察。
1946 年 5 月 5 日下午,周恩来飞抵汉口,连夜同美蒋代表协商。然而,国民党方面缺乏诚意,徐永昌改派武汉行辕副参谋长王天鸣作为代表。5 月 8 日中午 12 时,周恩来、王天鸣、白鲁德一行历经艰辛,终于抵达宣化店。他们的到来,给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带来了一丝和平的曙光,也让无数双眼睛充满了期待。
周恩来一行的行程异常艰险、缓慢。战后的公路坑坑洼洼,加上连日大雨,山洪暴发,桥梁被冲垮,公路被切断。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准时抵达,展现出对和平的坚定追求。周恩来深知,此次宣化店之行,肩负着中原军区数万将士的生死存亡,承载着全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不容有丝毫懈怠。
5 月 8 日下午 2 时许,在宣化店湖北会馆,这场举世瞩目的军事调停会议正式拉开帷幕。这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会馆,坐北朝南,门窗均套格雕花,工艺精细,古色古香,然而此刻,它却成为了国共双方智慧与意志交锋的战场。
走进湖北会馆谈判旧址大厅,仿佛能看到当年那紧张而激烈的场景。正因为美蒋代表的级别太低,与周副主席的级别很不对等,所以周恩来同志坐在旁边的位置上,目光坚定而深邃,时刻关注着谈判桌上的一举一动。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则正面交锋,与美蒋代表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较量。
谈判伊始,李先念司令员便愤怒地历数国民党军破坏停战协定的大量事实:国民党军频繁越过停战分界线,袭击解放区村庄,抢夺粮食,杀害无辜百姓;他们公然违反协议,阻止中原军区部队运送给养,企图将解放军困死饿死。李先念言辞铿锵,证据确凿,一桩桩、一件件,令国民党代表王天鸣无言以对。
面对铁证如山,王天鸣虽百般辩解,虚伪地保证绝无准备 “围歼” 中原部队之事,但他的言辞苍白无力,难以掩盖国民党的真实企图。周恩来副主席在会上亦严肃指出:中原战事如果爆发,必将宣布和谈结束,成为内战的起点。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一把利剑,直击国民党妄图挑起内战的阴谋核心,让美蒋代表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在谈判过程中,周恩来充分展现出卓越的外交智慧和坚定的原则立场。他时而义正言辞地驳斥美蒋代表的无理狡辩,时而有理有据地阐述中共对和平的诚意与追求,时而又动之以情地呼吁各方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敲打着谈判桌,也敲打着美蒋代表的良知。
迫于事实和中外舆论的压力,美方及国民党方代表被迫于 5 月 10 日在汉口杨森花园,同中共代表签订了制止中原内战的《汉口协议》。《汉口协议》的签订,是宣化店谈判的直接结果。虽然这纸协议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蒋介石统治集团发动内战的阴谋,但它成功地推迟了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为中原部队赢得了宝贵的准备突围时间。
协议签订后,中原军区迅速行动起来,利用这短暂的和平间隙,将近千名重伤病员、干部家属等通过合法手段转移到其它解放区,并同时复原和化装转移了大批年老体弱的干部战士,为即将到来的中原突围做好了充分的人员和物资准备。宣化店谈判,如同一场惊心动魄的智慧博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宣化店谈判旧址 —— 湖北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 年),傍竹竿河,坐北朝南,原建筑为三进两天井式清代建筑,整体格局严谨对称,尽显古朴典雅。会馆门窗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门窗均套格雕花,工艺精细,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皆栩栩如生,古色古香。一进三层为舞台戏楼,下层明间为过道,东西两侧各有两间内室;中层明间为舞台,东西两梢间各为男女演员化妆所用,舞台台口有大柱两根,分别雕有雄狮玩绣球,威风凛凛;上层为清代亭阁式,上檐雕刻有双凤朝阳、八仙过海、二龙戏珠等图案,精工巧艺,形象逼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盛景。二进为两层楼建筑,面阔各五间,楼前有宽阔的天井,可供两千余观众看戏之用,遥想当年,这里定是热闹非凡,丝竹悠扬,喝彩阵阵。三进一并五间,为七架梁台式建筑,明次三间为客堂,安装有直上直下的格扇门,门上分别雕刻有 “西游记”“八仙过海”“三国演义” 中的典故,每一扇门都是一个故事,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东西梢间为内室,客堂前有一天井,两侧各有一间厢房,屋内均系粗梁大柱支撑,气势雄伟,明次间上方,举目仰望,横梁雕有双龙翻游,斗拱交合,结构紧凑,美观别致,独具风格,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匠心。会馆后院,东西山墙有火焰山,戏楼高大而精致,与整个建筑相互映衬,更添古韵。三幢建筑东西两侧各有日映东院和日映西院,四周有走马转楼,组成了宣化店湖北会馆整体格局,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踏入会馆大厅,厅内陈列着三方谈判代表席位,桌椅摆放整齐,仿佛谈判代表们刚刚离席,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紧张而凝重的气息。周围墙壁上悬挂着大量有关谈判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记录了谈判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让人能够直观地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诉说着当年的艰辛与智慧。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每一个细节都触手可及。厢房内原样保存着周恩来同志睡过的门板及办公用过的桌、椅、油灯等文物,这些物品静静地摆放着,却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周恩来总理为国家、为人民日夜操劳的身影。看着这些珍贵的文物,人们仿佛能看到当年周恩来总理在昏暗的灯光下,眉头紧锁,思考着应对国民党阴谋的策略,为中原军区部队的命运、为全国的和平殚精竭虑。它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者,让后人能够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
宣化店地处大悟县东北部,位于鄂、豫两省交界,是鸡鸣两省的鄂北重镇。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别山的北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是进京大道的必经之地,也是鄂豫两省边陲的重要门户。四周山峦起伏,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一条清澈的竹竿河穿镇而过,宛如一条丝带,将宣化店与外界紧密相连。河水悠悠流淌,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也承载着古镇的繁荣与兴衰。
宣化店周边山水相依,自然风光旖旎。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层峦叠嶂,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夏天,绿树成荫,山间清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山林被染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枫叶如火,银杏金黄,宛如童话世界;冬天,山峦银装素裹,雪后的景色美不胜收,宛如仙境一般。这些自然美景与古镇的历史韵味相得益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宣化店在历史上成为商贸往来的重要集散地。在古代,这里便是鄂、豫、皖物资交流的枢纽,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此,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汇聚、转运,竹竿河上竹排、木船穿梭如织,陆运则有独轮车、骡驴驮、马拉,一片繁忙景象。时至今日,宣化店依然保留着那份古朴的商贸气息,街头巷尾的店铺琳琅满目,售卖着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
宣化店谈判旧址,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红色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不同的人群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这里是一座探寻真相的宝库。他们穿梭于湖北会馆的每一个角落,仔细端详着那些珍贵的文物和详实的史料,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当年谈判桌上的剑拔弩张。每一张泛黄的照片、每一份陈旧的文件,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等待着他们去挖掘、去解读,还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学生群体更是把这里当作生动的第二课堂。在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中,他们满怀崇敬与好奇,走进这片红色圣地。听着讲解员讲述革命先辈们为了和平与正义,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事迹,心中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他们在这里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艰辛不易,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从而更加珍惜时光,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党员干部们纷纷前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在这里,他们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奉献。
而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宣化店谈判旧址也是一个感受人文风情、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在欣赏古韵建筑、领略自然风光之余,还能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体验别样的民俗风情。漫步在古镇的街头巷尾,品尝特色美食,购买手工艺品,感受那份远离喧嚣的宁静与悠然,让心灵得到一次充实的旅行。
在前往宣化店谈判旧址游玩之前,游客们需提前了解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旅途顺利、舒心,同时更好地领略这片红色圣地的魅力。
首先,参观旧址时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持庄严肃穆的氛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切勿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以免打扰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更不能触碰、损坏文物古迹。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保护它们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在拍照留念时,也要注意关闭闪光灯,避免对文物造成损害。
合理安排游玩时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建议游客预留至少 1 - 3 个小时用于参观宣化店谈判旧址,这样才能充分领略其历史韵味,仔细品味每一件文物、每一处细节背后的故事。如若时间充裕,不妨将周边的景点如中原突围纪念馆、九女潭峡、龙潭湖等一并纳入行程,全方位感受宣化店的独特魅力。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有的展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有的呈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互搭配,能让旅程更加丰富多彩。
出行前,提前了解交通和天气状况更是必不可少。由于宣化店地处山区,交通相对不便,游客可选择自驾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自驾时需注意路况,提前规划好路线;乘坐公共交通则要留意车次、发车时间等信息,确保准时出行。同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准备合适的衣物和装备。若遇雨天,记得携带雨具,以防淋湿感冒;若是晴天,做好防晒措施,尽情享受旅途的美好时光。
总之,前往宣化店谈判旧址游玩,不仅是一次观光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带上对历史的敬意、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踏上这片红色土地,相信您定会收获满满的感动与力量,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宣化店谈判旧址,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一段历史,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它承载着革命先辈们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凝聚着中原军区数万将士在绝境中顽强抗争、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也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鱼水深情。
当我们漫步在宣化店的街头巷尾,抚摸着湖北会馆那雕花的门窗,凝视着谈判桌上的桌椅,心中涌起的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辈的缅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提醒着我们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
如今,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宣化店谈判旧址,我们应从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让我们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续写新的篇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拼搏,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