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游玩全攻略

2024-12-30

走进那段烽火岁月

在湖北孝感市大悟县的白果树湾,静静矗立着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 —— 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时光回溯至 1941 年 1 月,“皖南事变” 震惊中外,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妄图将新四军一网打尽。在此危难之际,中共中央毅然重建新四军,将原新四军所属部队整编为 7 个师,李先念率领的豫鄂挺进纵队被编为第五师。1942 年 5 月,五师司令部迁驻大悟山下的白果树塆,自此,这里成为华中抗日的指挥中枢,点亮了中原抗战的希望之光。

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五师领导齐聚于此,在这几间砖木结构的房屋内运筹帷幄。旧址共 5 间,面积约 300 平方米,造型大方,大小四间,外间为正厅,中间夹有天井,宽敞明亮。就在这简朴的环境中,他们依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结合华中地区敌、我、顽三方复杂的斗争形势,制定出一个个精准的作战计划。面对日军的残酷 “扫荡”、伪军的助纣为虐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频频挑衅,新四军五师毫不畏惧,在 3 年多的时间里,对日伪军的主要战斗达 1260 余次,共歼灭日伪军 4.3 万余人;对顽军的自卫作战 878 次,毙伤俘顽军 3.2 万余人。至 1945 年,创建了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总面积达 30 万平方公里,队伍也从最初的 1.5 万人发展壮大到 5 万余人的正规军和 30 余万人的地方武装,为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一、历史回溯:热血铸就的丰碑

新四军第五师的成立,宛如一颗火种,在华中大地燃起了抗日的熊熊烈火。它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英雄部队,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肩负起抗击日寇、保卫家园的神圣使命。

回首 1939 年 1 月,李先念受中原局指派,率领一支 160 余人的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竹沟毅然南下,跨越豫鄂边界,如同一把利剑插入武汉外围敌后,开启了创建抗日根据地的艰难征程。他们一路披荆斩棘,汇聚各方抗日力量,同年 5 月,将几部分武装力量统一整编为新四军独立支队挺进团,这是豫鄂边区的第一支新四军主力团队,为后续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6 月中旬,进一步整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逐步在敌后站稳脚跟。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1940 年 1 月,鄂东、鄂中、豫南三个地区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整合组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全军 9500 余人。这一整编标志着豫南、鄂中、鄂东党的武装力量实现全面统一,豫鄂边敌后抗战中心也转移到鄂中。挺进纵队成立后,主动向日伪军出击,粉碎多次 “扫荡”,自卫还击国民党顽固派的 “清剿”,开创了鄂豫边区敌后抗战新局面。据统计,从 1939 年春到 1940 年 8 月,除反顽自卫战斗外,挺进队主力对日伪军作战 280 余次,击毙日军 610 余人、伪军 1250 多人,争取 5000 余名伪军反正,还陆续开辟了多处抗日游击根据地。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给新四军带来了巨大灾难。1941 年 1 月,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 爆发,蒋介石悍然取消新四军番号。但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击,迅速重建新四军,将陇海线以南新四军、八路军部队改编为 7 个师和 1 个独立旅,其中转战在武汉外围敌后战场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组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同年 4 月 5 日,新四军第五师在大悟山彭家祠堂正式通电就职,宣告成立,下辖第十三、十四、十五旅 3 个正规旅及第一、第二两个地方游击纵队和区党委警卫团,全师总兵力 1.5 万多人。自此,这支英雄部队在华中敌后开启了更为波澜壮阔的抗战篇章。

司令部旧址所在的白果树湾,成为华中抗日的指挥中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地处大悟山北麓,四周山峦环绕,森林茂密,既便于隐蔽部队、保存实力,又利于居高临下观察周边敌情,随时出击。周边的村落星罗棋布,群众基础深厚,为新四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让部队能够扎根于此,与敌周旋。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新四军第五师在白果树湾运筹帷幄,指挥了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战斗。他们不仅擅长灵活多变的游击战,以小股部队频繁骚扰、伏击日军,使其疲于奔命;还能抓住战机,组织较大规模的运动战,给日伪军以致命打击。从 1941 年到 1945 年,对日伪军的主要战斗达 1260 余次,共歼灭日伪军 4.3 万余人;对顽军的自卫作战 878 次,毙伤俘顽军 3.2 万余人。其中,1941 年的侏儒山战役堪称经典。当时,日军在武汉近郊侏儒山一带设防严密,妄图以此作为进犯鄂豫边区的据点。新四军第五师果断出击,采取迂回包抄、分割围歼等战术,历经大小战斗 14 次,歼灭伪军近 5000 人,击溃日军数次增援,成功收复侏儒山地区,直逼武汉近郊,极大地振奋了华中军民的抗战信心,令日军闻风丧胆。

新四军第五师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百姓的全力支持。百姓们节衣缩食,为部队送粮送衣;青壮年踊跃参军,补充兵员;妇女们为战士们做军鞋、护理伤员;儿童团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铸就了抗击日寇的钢铁长城,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特色探寻:岁月沉淀的珍宝

(一)古朴建筑,诉说往昔

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这几间砖木结构的房屋,造型大方,大小四间错落有致,外间作为正厅,宽敞明亮,是当年召开重要会议、商讨军情的地方;中间夹着的天井,不仅让屋内采光通风良好,更增添了几分古朴雅致的韵味。走进屋内,抬头便能看到木质的横梁与椽檩,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坚实,仿佛在默默承载着那段沉重的历史。

旧址内陈列着大量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陈旧的枪支弹药,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泛黄的文件书信,记录着五师领导们的英明决策与战略部署;还有战士们用过的生活用品,粗糙简陋,让人不禁联想到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抗战的坚毅身影。这些文物,如同历史的拼图碎片,拼凑出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全景,让后人得以近距离触摸历史的脉搏。

(二)红色氛围,沉浸体验

为了让游客更真切地感受那段烽火岁月,景区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出身临其境的体验氛围。声光电展示区内,模拟的枪炮声、战机轰鸣声震耳欲聋,配合着光影变幻的战场画面,瞬间将人们拉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在场景复原区,司令部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按照当年的模样布置,桌上的文件、墙上的地图,一切都保持着原状,让人仿佛看到李先念等将领们围坐桌前,眉头紧锁、运筹帷幄的场景。

讲解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个红色故事,从新四军五师的组建历程,到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战斗,再到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瞬间,无不引人入胜。其中,陈少敏的事迹尤为令人动容。作为新四军五师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陈少敏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始终坚定信念,毫不退缩。她深入群众,组织妇女支前,为部队做军鞋、送干粮,还亲自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在一次战斗中,部队遭遇敌军突袭,形势危急,陈少敏沉着冷静,指挥战士们顽强抵抗,最终成功突围。她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赢得了战士们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故事,让游客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心中涌起对他们的无限崇敬之情。

三、地理位置与交通指南:奔赴红色之约

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村白果树湾,距大悟县城 21 公里。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宛如一颗隐匿在山水之间的明珠,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它的光芒。

若您选择自驾出行,从武汉出发,可经岱黄高速、汉孝高速、汉十高速,在京港澳高速小河 / S243 出口下,再沿着新城镇方向前行,便能抵达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而后途经余河村、桥店,最终到达目的地白果树湾。沿途风景如画,山峦起伏,田野纵横,让您在奔赴红色之旅的途中,也能饱览大自然的壮美风光。景区设有专门的停车场,停车便利,您无需为爱车的停放问题担忧。

倘若您乘坐公共交通,可先从武昌站或武汉站搭乘火车至孝感北站或广水站,随后转乘汽车前往大悟县。抵达大悟县后,在大悟中心客运站乘坐前往芳畈镇的班车,于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附近下车即可。当地的班车车次较为频繁,能较好地满足您的出行需求。另外,武汉付家坡长途汽车站也有直达大悟县的长途汽车,为您提供了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四、适合人群:一场跨越年龄的洗礼

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宛如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适合各个年龄段、不同背景的人群前来参观学习,收获属于自己的感悟与成长。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这里是不可多得的研学圣地。在课本中学习到的抗战历史,总是略显抽象,而来到旧址,便能亲眼目睹历史的遗迹,触摸真实的文物,聆听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新四军第五师在艰苦环境下坚持抗战的历程,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让学生们身着新四军军装,模拟战斗场景,参与历史知识竞赛等,在趣味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党员干部们来到这里,能接受一场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回顾新四军第五师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历史,深刻领悟党的初心和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他们可以在旧址前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先辈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责任感,将这种精神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家庭亲子游选择此地,更是意义非凡。家长带着孩子漫步在旧址中,一边欣赏古朴的建筑,一边讲述那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既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又能让孩子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而家长也能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肩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历史爱好者们则如同找到了一座宝藏,这里丰富的历史资料、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满足了他们对历史的探索欲望。他们可以深入研究新四军第五师的军事战略、根据地建设等专业领域,与同行交流探讨,挖掘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游玩注意事项:敬往思来,行有所止

在开启这段红色之旅前,了解一些游玩注意事项,能让您的行程更加顺畅、舒心。

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的开放时间为 08:30 - 11:30,14:30 - 17:30(1 月 1 日 - 12 月 31 日 周二 - 周日),每周一不对外开放,请注意合理安排行程,避免扑空。目前,景区免费向公众开放,您无需购票即可入园参观,但部分特殊展览或体验项目可能另行收费,届时请以景区公告为准。

在参观过程中,请务必遵守景区的各项规定,保持安静,切勿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请勿触摸、损坏文物及展览设施,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需要我们共同呵护。景区内禁止吸烟、乱丢垃圾,维护良好的环境卫生,展现文明游客的风采。

由于景区周边餐饮配套相对有限,建议您自备一些零食和饮用水,以防饥饿口渴。如果想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可以在参观结束后前往大悟县城或附近的乡镇,大悟的板栗、拐枣、珍珠花等美食定会让您回味无穷。周边住宿选择多样,从经济型酒店到舒适型民宿应有尽有,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前预订。

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不仅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在这里,您能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们对话,感受他们的热血与豪情。无论您是为了追寻历史、缅怀先烈,还是为了教育子女、激励自身,相信这片红色土地都不会让您失望。收拾行囊,踏上这趟红色之旅吧,让新四军五师的英勇事迹照亮您前行的道路,在心灵深处留下一抹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

六、周边延伸:红色之外的多彩

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所在的大悟县,不仅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更藏着无数迷人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人文风情,等待游客们进一步探索发现,为您的旅程增添更多精彩。

大悟县被誉为 “乌桕之乡”,每至秋冬,漫山遍野的乌桕树叶变得火红,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其中,四姑镇的红叶景区最为出名,这里的红叶谷是观赏红叶的绝佳地点,长达数千米的木栈道穿梭其间,仿佛一条红色的丝带蜿蜒在山林之中,游客漫步其上,如置身于童话世界,可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瑰丽画卷。而与红叶景区相距不远的铁寨风景区,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植被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这里山峰陡峭,怪石嶙峋,有的巨石宛如天外来客,横卧山间;有的则似利剑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景区内设有多个观景平台,站在其上,极目远眺,山川湖泊尽收眼底,能让您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壮阔与鬼斧神工。

游玩之余,当地的农家乐也是不容错过的体验。在白果树湾附近的村落,许多农户利用自家房屋和田园,开办起了农家乐。食材大多取自田间地头,新鲜无污染,您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大悟美食,如软糯香甜的板栗烧鸡,板栗是当地特产,个大味甜,鸡肉鲜嫩多汁,二者搭配,香气四溢;还有清香爽口的珍珠花炒蛋,珍珠花是山间野菜,富含营养,经过简单炒制,保留了野菜的原汁原味,入口鲜嫩,别有一番风味。

若您想更深入地感受当地风情,特色民宿是个绝佳选择。一些民宿由传统民居改造而成,保留了古朴的建筑风格,青瓦白墙,木窗棂格,屋内陈设简洁却不失温馨,让您仿佛穿越回旧时光。夜晚,伴着虫鸣鸟叫入睡,清晨,在第一缕阳光和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全身心地融入这片宁静的乡村土地,享受远离尘嚣的惬意。

为您精心规划几条游玩路线:如果您时间充裕,想开启一场深度游,不妨安排一个三日游行程。第一天,上午抵达大悟县后,直奔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开启红色文化之旅,参观完旧址后,前往周边的农家乐享用午餐,品尝当地美食;下午前往四姑镇红叶景区,漫步红叶谷,欣赏秋日美景,晚上入住景区附近的民宿,感受乡村宁静的夜晚。第二天,早餐后前往铁寨风景区,挑战登山步道,观赏奇特的丹霞地貌,呼吸清新的山间空气,午餐在景区内解决;下午可以去当地的茶园参观,了解茶叶的种植与制作过程,亲手采摘一些茶叶,体验农事之乐,晚上回到县城,逛逛夜市,品尝特色小吃。第三天,前往大悟县城的文化广场和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午餐后结束愉快的旅程。

若是只有一天时间,也不必遗憾,选择红色一日游路线即可。上午从孝感出发,自驾前往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途中欣赏田园风光;到达后,跟随讲解员深入了解新四军第五师的抗战历史,参观旧址内的文物陈列;中午在附近的农家乐就餐,稍作休息后,前往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之后便可返程,这一日虽紧凑,却能让您收获满满的感动与敬意。

无论您选择何种路线,大悟县都以它独特的魅力迎接您的到来,让您在追寻红色记忆的同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与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留下一段难忘的旅行回忆。

结语

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它承载着新四军第五师的辉煌历史,铭刻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与牺牲,也见证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深厚情谊。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汇,过去的烽火硝烟仿佛仍在眼前,时刻提醒着我们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当我们漫步在旧址之中,抚摸着那些饱经沧桑的砖石,端详着一件件珍贵文物,聆听着动人心弦的红色故事,心中涌起的是对先辈们无尽的敬仰与追思。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如今,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这片红色土地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汲取力量。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更是激励我们砥砺奋进的精神源泉。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新四军五师的精神都将永远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踏上这片红色热土,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将革命先辈们的精神融入血脉,化作前行的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续写新的辉煌,让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所承载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期待您也能来到这里,开启一场触动心灵的红色之旅,探寻历史、缅怀先烈、收获成长。